大埔和粉嶺雖為兩個社區,但在地理和文化族群上都非常接近,在城市化的過程中也面臨�相同的危機--天然美好的人文風景被都市人遺忘、部分獨具特色的民間風俗無人繼承。因此,以傳承本港文化為己任的香港非牟利組織「文化葫蘆」今年來到大埔、粉嶺進行歷史研究、舉辦展覽、開設導賞團、藝墟,幫助公眾加深對大埔、粉嶺的認識。■採訪、攝影:香港文匯報記者 趙僖在城市化巨輪的催趕之下,大埔、粉嶺從傳統鄉村搖身一變晉級為工商業發達、交通便利的新市鎮和商業中心。社會發展的代價是部分農田被改造,傳統文化的消亡。目前提起大埔和粉嶺,多數港人恐怕只會在農曆新年想起要去大埔林村向許願樹扔寶牒祈福。 但實際上兩地值得一賞的風景、值得傳承的習俗、讓人流連忘返的古建築和百年老店不勝枚舉,正等待你我來挖掘:大埔的風水林,林村河水兩旁的稻田、果園、花田,清新自然又具浪漫氣息;當地的神誕節慶風俗如太平清醮酬神祭幽,遷樊仙誕看木偶神功戲,大王爺誕搶花炮(現為抽籤)每個都熱鬧且神秘;而在兩地觀古跡、逛老店不但可以見證歷史變遷,還能體會昔日情懷,大埔的文武二帝廟,粉嶺的龍躍頭文物徑、聯合市場翹首以待、等你來賞。「文化葫蘆」在發現大埔和粉嶺被「遺忘」的美好後,舉辦第四屆「港文化˙港創意」主體活動「樂地˙生根」,以期獲得更多對兩地的關注。離開博物館 在地辦展覽以往展示香港本土文化歷史的相關活動大多在博物館中舉行,例如「影藏歲月--香港舊照片展 」、「百年時尚--香港長衫故事」 、「伴你同行--香港巴士故事」。雖然以上三個專題展覽布展精細、史料豐富,嘗試從不同角度梳理香港的發展脈絡,但置身於博物館內我們往往會不由自主地嚴肅起來,繼而循規蹈矩地欣賞文物,安安靜靜地閱讀展板資料。「文化葫蘆」則突破常規展覽方式,在博物館以外就地取材搭建展館,再配以舞蹈、音樂、魔術表演、DIY手工作坊,以期帶給觀展人耳目一新、生動活潑的環境與體驗。因此,從即日起至2月23日只要來到群山環抱的林村廣場就能見到象徵中式祠堂「三進」空間結構的竹製展館「許願林」,並參與主辦方設計的豐富活動。「許願林」乃是次活動的主場館,由三個圓形展館組成,三館分別用於展示大埔的文化遺產以及根據大埔文化所創作的藝術、設計作品。展館設計團隊成員之一的李仲民先生說:「『許願林』靈感來自於林村的許願樹,每個展館的竹棚邊緣都懸掛�一圈圈的紅線、紅線就像許願樹的樹根寓意�迷你倉出租地生根。而展館主體部分覆蓋�半透明帆布,夜間在燈光投射下會閃爍不同的光彩,像是農曆新年我們送給大家的三盞大燈籠。」而早在2002年被列為古物古跡已停止使用的粉嶺聯合市場是今次活動的分會場,聯合市場內部的攤檔大部分都用於展示藝術作品。舉辦在地展覽除了可以讓觀展人輕鬆起來,更是為了使遠離土地山林的市民走出城市走進自然、深入地去感受當地風情。「文化葫蘆」董事局主席吳俊雄博士說:「近兩年,我們會更多地思考到天地人的關係,究竟如何才能保存、記錄傳統的文化習俗?所以我們做研究、辦在地展覽。在地展覽強調的是走入民間,我們希望做活動的同時使整個大埔、粉嶺隨之變成展場。前來觀展,參加活動的市民可以直接地感受和了解這兩個區域 。我們嘗試把一個以城市為試點的文化保存活動做成一個全港性、城鄉性的活動。」歷史文化土壤 孕育創作靈感「文化葫蘆」一直堅信吸收民間生活經驗與智慧,有助於個性化藝術作品的誕生。所以為藝術、設計的學生提供專業指導,引導他們從本土文化中萃取所需元素進行藝術創作的「土炮創意計劃」就成了每屆「港文化˙港創意」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今年「文化葫蘆」共招募了四百名學生、藝術家、設計師共同參與「樂地˙生根」,他們親身走進村落研究訪問、收集散落在林蔭山澗的美景、搜索鮮為人知的傳說和故事。「樂地˙生根」總策展人吳文正對記者說:「文化、歷史是藝術與設計的土壤,而藝術、設計又能夠記錄歷史、宣揚文化。三者可謂有機結合。」參與是次「土炮創意計劃」的藝術家、設計師、學生這次不是躲在家裡上網搜索找靈感,而是實地考察,自己和村民溝通,雙向的互動會令他們的感受實在很多。」參與今次活動的藝術家、設計師、學生在走街串巷、完成觀察與訪問後會回到工作坊將自己靈感轉化為作品。本港設計師李民偉在大埔富善街發現了環保木盆製造者許伯,他用許伯製作的傳統手工木盆來收集林村鄉26鄉居民對自己村莊的回憶,最後製成《百寶盆》。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學生楊海美、江工儀、翁冠玲在逐個訪問陸鄉里商舖東主後,根據店舖年資、店主年齡排序,製作出記錄陸鄉里零售狀況的《陸歲圖》。近百件與大埔、粉嶺相關的藝術、設計作品現在正和大埔民國時期的記賬簿、教科書、犁地農具、婚嫁用品一起展出。吳文正相信本次活動對於參與的學生而言像一顆種子準備落地生根,未來無論他們會不會從事藝術創作或產品設計,都會不自覺地尋找自己的根源、守護本土的文化。迷你倉
- Jan 29 Wed 2014 12:30
文化保育種子大埔、粉嶺 「樂地˙生根」
close
迷你倉新蒲崗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